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
辦公廳文件
寧政辦發〔2014〕177號
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自治區政府各部門、直屬機構:
《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予印發,請認真組織實施。
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4年8月15日
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國辦發〔2014〕24號)精神,結合實際,現就我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4年重點工作任務安排如下:
一、加快推動公立醫院改革
按照;、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原則,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質,重點解決公立醫院規劃布局不合理、公益性不強、管理制度不健全、就醫秩序不規范以及綜合改革不配套等問題。啟動永寧縣、靈武市、平羅縣、鹽池縣、同心縣、海原縣6個國家級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和銀川市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探索政事分開、管辦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
。ㄒ唬┩七M公立醫院規劃布局調整。研究制定全區衛生規劃與醫療衛生機構設置規劃并向社會公布。全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統一納入規劃,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4張的,原則上不再擴大公立醫院規模。除在建的國家縣級醫院建設項目外,嚴格控制縣醫院、中醫醫院床位規模和建設標準,嚴禁繼續舉債建設和舉債購置大型醫用設備。對超規模、超標準和舉債建設的地方和機構,嚴肅追究相關負責人的責任?h中醫醫院要發揮基層中醫藥服務龍頭作用,縣醫院要辦好中醫科或中西醫結合科。(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負責。排在第一位的部門為“牽頭部門”,下同。)
。ǘ┙⒖茖W補償機制。研究制定新的取消藥品加成補償辦法,破除以藥補醫,縣級公立醫院由此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及醫院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等途徑補償?h級財政要調整支出結構,切實加大衛生投入,落實對中醫醫院的投入傾斜政策。充分發揮醫療保險補償作用,及時支付醫院醫療保險補償資金,逐步縮小醫;鹫邇葓箐N比例與實際報銷比例的差距。(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分別負責。)
。ㄈ├眄樶t療服務價格。按照“總量控制、結構調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則,由自治區物價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綜合考慮取消藥品加成、醫保支付能力、群眾就醫負擔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在降低高值醫用耗材價格、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的基礎上,合理提高醫療服務中診療、手術、護理和中醫服務等項目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鼓勵醫院通過提供優質服務獲得合理收入。(自治區物價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負責。)
。ㄋ模┙⑦m應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試點城市和試點縣要結合實際,支持公立醫院探索建立人事薪酬制度,完善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向縣級公立醫院傾斜,職工工資水平可上浮10%。根據績效考核結果,實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重點向臨床一線、關鍵崗位、業務骨干和作出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合理拉開收入差距。嚴禁給醫務人員設定創收指標,嚴禁將醫務人員收入與醫院的藥品、檢查、治療等收入掛鉤。完善投訴處置機制,將患者投訴與醫務人員收入掛鉤。在績效工資總量范圍內,允許探索院長和醫師年薪模式,醫院主要負責人年績效工資水平可調整為醫院職工年績效工資水平的2倍—3倍。(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衛生計生委負責。)
。ㄎ澹┩晟瓶h級公立醫院藥品采購機制。采取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等辦法,繼續落實藥品(不含中藥飲片)集中招標采購工作,探索建立與基層基本藥物采購聯動的機制。進一步增強醫療機構在藥品招標采購中的參與度,逐步規范集中采購藥品的劑型、規格和包裝,保證藥品質量安全,切實降低藥品價格。推進高值醫用耗材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網上陽光采購,鼓勵公立醫院購置使用國產設備和器械。藥品和高值醫用耗材采購數據實行全區共享。(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
。┙⒑屯晟片F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快推進管辦分開,完善法人治理結構,逐步厘清政府與公立醫院的責權邊界與關系,落實試點公立醫院法人自主權,建立理事會、監事會,形成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制衡的權力運行機制。院長可采取競聘上崗、公開選拔、組織聘任等多種方式產生,實行任期制或聘任制。逐步取消醫院行政級別,到2014年底,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嚴格執行醫院財務會計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編辦、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ㄆ撸┙⒎旨壴\療體系。研究制定分級診療的標準和實施細則。試點縣要借鑒鹽池縣、海原縣實施創新支付制度提高衛生效益試點項目的經驗,實行鄉村門診包干預付制模式,逐步建立基層首診、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的就醫制度。利用自治區三大醫療集團優勢,通過技術合作、人才流動、管理支持等多種方式,推動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縣級醫院和城市大醫院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h級醫院要暢通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三大醫療集團龍頭醫院之間的便捷轉診通道,為轉診患者提供優先就診、優先檢查、優先住院便利。鼓勵大醫院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立醫療聯合體,做好對口支醫工作。(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ò耍┩晟浦嗅t藥(回醫藥)事業發展政策和機制。按照自治區中(回)醫藥發展規劃,進一步落實加快中(回)醫藥發展的政策措施,完善鼓勵中回醫藥服務提供和使用的政策。繼續實施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加強縣級中醫院和縣級醫院中醫科基本條件和能力建設,積極引導醫療機構開展成本相對較低、療效相對較好的中醫藥診療服務。(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二、積極推動社會辦醫
重點解決社會辦醫在準入、人才、土地、投融資、服務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實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問題,努力形成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體、營利性醫療機構為補充的社會辦醫體系。
。ň牛┓艑捝鐣k醫準入條件。將社會辦醫納入衛生事業發展規劃,支持社會資本優先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公立醫院改制。取消或合并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前置行政審批事項,減少審批環節,公開審批條件和程序,提高審批效率。(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商務廳負責。)
。ㄊ﹥灮鐣k醫政策環境。落實非公立醫療機構和公立醫療機構在市場準入、社會保險定點、重點?平ㄔO、職稱評定、學術地位、等級評審、技術準入、科研立項等方面同等對待的政策。放寬對營利性醫院的數量、規模、布局以及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的限制。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依法加強行業監管,逐步完善按照經營性質分類的非公立醫療機構監管和評價體系。(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負責。)
。ㄊ唬┘涌焱七M醫師多點執業。鼓勵二級以上醫院高級職稱醫師在全區基層和民營醫療機構多地點執業,鼓勵縣級公立醫院醫生到基層衛生機構通過多點執業獲取合規報酬。(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ㄊ╅_展公立醫院改制試點工作。創新社會辦醫機制,推進公立醫院改制試點工作,著力在調整存量、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取得新突破。(自治區衛生計生委負責,自治區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參與。)
三、扎實推進全民醫保體系建設
重點解決籌資機制不健全、重特大疾病保障機制不完善、醫療服務監管尚需加強、支付方式改革有待深化等問題,進一步鞏固完善全民醫保體系。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城鄉居民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達到70%以上,進一步縮小與實際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之間的差距。
。ㄊ┩晟瞥青l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籌資機制。完善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基本醫;I資機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建立穩定的城鄉居民醫保政府補助增長機制和個人繳費確定機制,逐步提高籌資標準。其中,城鄉居民個人繳費一二三檔分別按上年度自治區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上年度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和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確定。(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負責。)
。ㄊ模└母镝t保支付制度。完善醫保支付總額控制制度,加快推進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的激勵約束機制。在醫療資源比較豐富的地區,建立按病種分值付費的總額預付制度;在醫療資源相對缺乏的地區,實行住院費用總額包干預付制度;全面推行門診統籌按人頭包干預付制度。在吳忠市、中衛市所轄縣(區)全面推廣創新支付制度提高衛生效益試點項目,在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縣全面推行縣級醫院住院費用總額包干預付制模式。推進試點城市公立醫院支付制度改革。建立全區統一的醫保轉診轉院制度。積極推動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藥品供應商的談判機制和購買服務的付費機制。(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財政廳、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
。ㄊ澹┙∪靥卮蠹膊”U现贫。做好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疾病應急救助和醫療救助制度的銜接工作。完善全區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規范商業保險機構承辦機制,加強商業保險機構對醫療機構診療行為的監控。完善職工大額醫療補助政策,進一步解決職工大病保險問題。修訂和完善現行醫療救助辦法,統一城鄉醫療救助標準,進一步優化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流程;適度提高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比例,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醫療費用救助比例提高到60%以上。引導社會力量開展慈善醫療救助,鼓勵工會等社會團體開展多種形式的醫療互助活動。(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民政廳、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自治區財政廳、總工會和寧夏保監局參與。)
。ㄊ┩七M異地就醫結算管理和服務。加快提高基本醫保的統籌層次和質量,加強基金統一管理,實現城鄉居民醫保自治區統籌,做好城鎮職工醫保自治區級統籌的準備工作。規范自治區級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建設,以異地安置退休人員為重點,積極推進跨。▍^、市)異地就醫即時結算服務。(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寧夏保監局參與。)
。ㄊ撸┌l展商業健康保險。按照“政府主導、商業輔助、風險共擔、長期合作”的原則,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引入商業保險機制和專業人員,明確雙方權利義務和獎懲機制,由商業保險機構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共同經辦基本醫療保險,重點控制醫療費用的不合理增長。加快發展醫療責任保險工作,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100%參保,并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積極推廣,努力實現醫療責任保險制度全區覆蓋。鼓勵醫療機構參加醫療意外保險,對在醫療過程中由于客觀原因等非人為因素導致的醫療意外給予保險保障。鼓勵開發兒童保險、長期護理保險以及與健康管理、養老等服務相關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寧夏保監局和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負責。)
四、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
重點解決基層醫改政策落實不平衡、部分藥物配送不及時和短缺、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全面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意見》(國辦發〔2013〕14號)和《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行新機制的實施意見》(寧政辦發〔2013〕142號),繼續支持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
。ㄊ耍╈柟掏晟苹舅幬镏贫。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版),嚴格規范地方增補藥品。政府所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提高二三級醫院基本藥物使用比例,逐步推進非政府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實行基本藥物制度。進一步穩固基本藥物集中采購機制,健全完善寧夏藥品信息化平臺和寧夏藥品集中采購網,實現全區醫療機構藥品網上申購、統一配送和動態監管。加強基本藥物供應、配送和回款管理,嚴格落實市場清退制度,對供應、配送不及時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保障基層用藥需求。(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食品藥監局分別負責。)
。ㄊ牛┙⒍倘彼幤饭⿷U蠙C制。完善藥品儲備制度,建立常態化短缺藥品儲備機制和低價藥品采購供應機制。對臨床必需但用量小、市場供應短缺的藥物,通過定點生產等方式確保供應。重點做好傳染病預防、治療藥品和急救藥品類基本藥物供應保障。(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衛生計生委負責。)
。ǘ┻M一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法人主體地位,落實用人自主權。按標準合理配置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師、護士、藥師和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必要的后勤保障人員。全面推行聘用制度和崗位管理制度,堅持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實行定編定崗不固定人員,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建立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靈活用人機制。新進人員實行公開招聘。根據職責任務、工作性質和人員結構特點,建立和完善崗位職責、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和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托低、穩中、限高”原則,對有一定經營收入的事業單位,由單位申報,經主管部門考核同意,允許提高績效工資總量。按照“定崗定薪、以績取酬”原則,建立績效工資與技術含量、勞動強度、風險程度、服務質量和患者滿意度等要素相結合的考核機制,向臨床一線、有突出貢獻的崗位傾斜,體現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分別負責。)
。ǘ唬┓定鄉村醫生隊伍。村衛生室承擔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任務原則上不少于40%,不得擠占、截留和挪用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將符合條件的村衛生室全部納入城鄉居民醫保定點,嚴格執行一般診療費政策;鶎俞t療衛生機構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招聘獲得執業(助理)醫師資格的鄉村醫生。落實國家有關提高偏遠、艱苦以及少數民族等特殊地區執業鄉村醫生待遇的政策措施,妥善解決鄉村醫生待遇問題,建立鄉村醫生隊伍準入和退出機制。嚴格落實鄉村醫生每月不低于500元的生活補助。(自治區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五、規范藥品流通秩序
重點解決藥品流通領域經營不規范、競爭失序、服務效率不高等問題。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建立藥品流通新秩序。
。ǘ┮幏端幤妨魍ń洜I行為。開展專項整治,嚴厲打擊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掛靠經營、租借證照、銷售假劣藥品、商業賄賂以及偽造、虛開發票等違法違規行為,嚴肅查處“醫藥代表”非法銷售藥品行為,有效遏制藥品流通領域的腐敗行為和不正之風。深入推進藥品經營企業信用體系建設,開展信用等級評價,推動企業嚴格自律。實施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規定。(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食品藥監局分別負責,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商務廳參與。)
。ǘ┨嵘幤妨魍ǚ⻊账胶托。加強統籌規劃,推動全區藥品零售經營企業的合理布局與有序發展。鼓勵零售藥店連鎖經營,增強基層和邊遠地區的藥品供應保障能力。促進第三方醫藥現代倉儲物流發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藥品流通規;、集約化水平。(自治區商務廳、發展改革委、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食品藥監局負責。)
。ǘ模┩晟扑幤穬r格形成機制。健全藥品價格信息監測制度,推動建立藥品零售價格、采購價格、醫保支付標準信息共享機制。加強藥品價格信息采集、分析和披露,引導形成藥品合理價格。完善低價藥品價格管理制度。(自治區物價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衛生計生委負責。)
六、統籌推進相關改革工作
針對部分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效率不高、信息化建設滯后、醫療衛生行業監管能力不強、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加大相關領域改革力度,著力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形成推進改革的合力。
。ǘ澹┩晟乒残l生服務均等化制度。繼續實施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細化、優化服務項目和服務內容,將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35元。健全專業公共衛生機構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加強項目績效考核和日常管理,規范資金管理,注重服務效果。重點做好流動人口以及農村留守兒童和老人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優化整合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資源,推進婦幼健康服務項目,強化出生缺陷綜合防治。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能力和重大疾病防治設施建設。落實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高血壓、Ⅱ型糖尿病規范化管理人數分別達到34.3萬人、11.6萬人以上,65歲以上老年人、0—6歲兒童、孕產婦等重點人群健康管理率進一步提高,發現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全部納入管理范圍,利用中醫藥(回醫藥)優勢對重點人群進行健康管理覆蓋率達到80%以上。(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負責。)
。ǘ┘訌娙丝诮】敌畔⒒ㄔO。加快推進全區人口健康信息化、醫療衛生信息技術標準化和醫保報銷結算系統建設,整合縣、鄉、村醫藥、人口信息和就醫報銷信息資源,逐步實現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保障、藥品供應保障、醫保報銷和綜合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共享。加快縣級公立醫院信息化建設,在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實行電子處方和電子病歷,3年內逐步普及到鄉鎮衛生院等其他醫療機構。加強遠程診療服務體系建設,上聯下通服務患者。(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信息化建設辦公室負責。)
。ǘ撸┙⑦m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自治區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建設,完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從2014年開始,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新進醫師須到基地進行規范化培訓。加強全科醫生培養,支持寧夏醫科大學開展以“全科醫生”培養為主的“兩補三定向”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安排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在職執業醫師參加全科醫生轉崗培訓。深化醫學教育改革,推進寧夏醫科大學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深化京寧、滬寧、閩寧醫療衛生人才培養機制,遴選公立醫院優秀骨干人才參加培訓,自治區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給予適當支持?h級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鼓勵、支持縣級醫院引進急需高層次人才。加快實施中醫藥傳承與創新人才工程。(自治區衛生計生委、教育廳、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ǘ耍┘訌娽t療衛生行業監管。衛生計生部門要依法加強對縣級醫院機構、人員、技術、設備準入和退出的管理,對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安全、費用、運行實施監管,規范醫院管理行為和醫療行為,及時查處違規違法行為。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充分發揮醫療保險對醫療服務行為和費用的調控引導與監督制約作用,逐步健全醫保對醫務人員用藥、檢查等醫療服務行為的監督制度,并將監督結果作為醫保經費支付考核和財政項目經費支持的重要內容和依據。建立完善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和醫療風險共擔機制,將縣級醫院全部納入醫療責任保險范圍,支持商業保險公司參與醫療糾紛第三方調解機制。醫療機構要建立完善誠信制度和醫務人員考核檔案,實施公正、透明的群眾滿意度評價辦法,推進醫院信息公開,主動接受人民群眾和社會各界監督。(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食品藥監局和寧夏保監局負責。)
。ǘ牛┙⒔∪己嗽u估機制。開展“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中期評估和年度醫改監測,抓好各項醫改政策的落實。制定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指標,加強對試點地區的監測、評估和指導。制定縣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與醫保支付、財政補助、工資水平、院長收入、人員經費占總支出比例等掛鉤,并向社會公開。建立以社會效益、工作效率為核心的醫務人員績效考核制度,將醫務人員的獎勵性績效工資、獎勵基金與其提供服務的數量、質量、技術難度和患者滿意度等掛鉤。(自治區衛生計生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廳、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負責。)
。ㄈ┘訌娍萍己彤a業支撐。開展重大疾病、常見多發病、地方病防治技術研究,加大中(回)醫新藥研發力度。加強衛生適宜技術、中(回)醫等先進技術成果在基層的集成應用與示范推廣。(自治區科技廳負責,自治區發展改革委、經濟和信息化委、衛生計生委參與。) 。ㄈ唬┘訌娊M織領導。各級醫改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加強統籌協調,共同做好醫改各項任務的組織實施工作。自治區相關部門要加強對醫改重點、難點問題的調查研究,完善政策措施,做好頂層設計。各市、縣(區)要及時評估,總結提煉成熟的改革舉措,推廣好做法、好經驗,大力宣傳改革取得的成效。自治區醫改辦要組織開展輿情監測,合理引導群眾預期,及時回應社會關注,爭取全社會的理解、配合和支持,營造良好的改革發展環境。支持駐寧部隊醫療機構參與自治區深化醫改工作。(自治區衛生計生委、黨委宣傳部、政府研究室、政府法制辦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