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暨省部級領導干部醫改專題研討班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座談會結束以來,寧夏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黨組高度重視,采取多種形式,加大貫徹落實力度。
一是迅速傳達學習。召開機關全體干部大會,專題傳達學習了國務院醫改會議精神和李克強副總理的重要講話,隨后又多次召開黨組和業務處室工作會議,集中學習、討論、安排工作,要求全區食品藥監系統干部職工要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自治區政府和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醫改工作會議的各項要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總體部署和要求上來,把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融入到醫改工作大局,進一步增強做好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不折不扣的完成基本藥物全程質量監管和全品種抽檢的任務。
二是細化量化工作任務。制定了寧夏基本藥物安全監管的工作目標、工作任務、工作措施、工作考核,研究制定了貫徹落實國家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工作2010年度主要任務工作目標責任書和任務分解表,將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目標責任書中9個方面的29項任務逐一分解、具體落實到區局相關處室。同時,即將召開全區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工作會議,局黨組與區局各處室和各市局簽訂責任書,做好國家局目標責任書與區局年初與各市局、各處室簽訂的工作目標責任書的銜接。
三是強化工作措施。一是加強基本藥物生產環節監管。全面落實基本藥物生產企業質量授權人制度,開展基本藥物生產企業處方核查和工藝核查,特別要加強對全區生產基本藥物的5家企業、178個招標品種、180個批準文號藥品的監管。二是加強基本藥物配送和使用環節監管。全年對中標配送企業的監督檢查不少于2次;建立5家配送企業,371個中標配送品種的日常檔案,建檔率達到100%,確保對基本藥物配送企業、零售企業和醫療機構的監督檢查做到全覆蓋、無遺漏。三是加強基本藥物不良反應監測和評價。完成市縣級藥品不良反應監測機構的建設,強化基本藥物不良反應日常監測,實現藥品不良反應技術監測的網絡化管理,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評價、早控制”。四是加強基本藥物抽驗工作。對轄區內中標生產企業生產的基本藥物品種進行全品種覆蓋監督抽驗,合理安排對經營、使用環節的基本藥物進行監督抽驗,及時發布本轄區基本藥物監督抽驗結果。完成國家評價性藥品抽樣任務和3個評價性藥品的檢驗工作。五是加強基本藥物電子監管,成立專門機構,形成科學的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工作機制和規范,合理分工,明確職責,各司其職。完成基本藥物生產企業電子監管的入網工作,確保流通環節中國藥品袋子監管網的有效運行。六是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信息報送和新聞宣傳工作。及時匯總報送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和監管情況,做好新聞宣傳工作,增加社會各界對建立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支持,提高公眾對基本藥物的認知度。七是按照年初建賬、年中查賬、年底交賬的要求,由區局分管領導負責、辦公室牽頭,開展對兩個目標責任書落實情況的督促檢查,嚴格考核。通過督促檢查及時發現、解決問題,通報各市縣局及機關處室任務落實情況,對完不成工作任務的實行一票否決,確保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任務的全面完成。
|